为深化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交流,拓宽贵州与东盟国家在青少年文化与艺术教育领域的教育合作和人文交流,推动贵州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进程,“2024中国-东盟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于2024年11月21日至22日在44118太阳成城集团图书馆四楼报告厅隆重举行。
大赛由44118太阳成城集团文化与艺术传媒学院承办,在安静院长的精心组织下,全体领导班子成员与行政人员紧密协作,招募了一支由百余名志愿者组成的服务团队,历经两个月的精心筹备,确保了大赛的顺利进行。大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与各个国家的众多参赛者,组委会共收到700余份报名表及385件符合要求的诵读作品视频,经过严格筛选,最终有45组学生(其中包括24组外籍视频参赛选手)和13组教师脱颖而出,进行现场展演。
贵州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徐锡广,贵州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黄健,贵州省新闻出版局原副局长、一级巡视员、贵州省全民阅读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杨庆武,贵州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袁从亮,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秘书办公室主任陈文益,贵州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会长、贵州省文史馆特聘研究员何京,贵州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研究会秘书长张丽华,44118太阳成城集团党委副书记陈应勇,党委委员、副校长苟先茂等多位重量级嘉宾出席大赛。
大赛组建了一支由国内知名院校专家及企业顶尖人才构成的专业评审团,评审团组长由山东省教育厅研究员,山东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原二级调研员,兼任中国语文报刊协会传统文化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李志华担任。评审团秉持严格公正的评判标准,从选材主题、语音标准、朗读技巧、感情共鸣、衣着仪态、创意表现等多个维度对参赛作品进行综合评价,确保了大赛的公平性与专业性。
11月21日,学生组现场展演正式拉开序幕。选手们以饱满的热情和深情的诵读,辅之以现场悠扬的乐器伴奏与精美的视频演绎,共同呈现出一幅幅生动鲜活的文化画卷。这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情致敬,更是对文化传承与弘扬的坚定实践。
11月22日,教师组现场展演紧随其后,精彩绝伦。参赛教师们凭借深厚的情感底蕴和精湛的朗诵技巧,将古诗词的韵味与现代诗歌的激昂完美融合,展现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家国情怀。他们声音浑厚、抑扬顿挫,巧妙地穿插了乐器展示、舞蹈表演等元素,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
评审组组长李志华表达了高度赞扬,贵州省和东盟国家在教育文化方面的交流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以人文交流为主线,在“‘教育+’创新模式”、“以学研促产”等各个教育层面都有深度合作,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本次大赛主办方和承办方周密组织,调动了全国各地的参赛者,和所有参加现场展演的选手们共同营造了一场传播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的盛会,这对于传承传播中华优秀语言文化有极好的辐射作用。
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评选出大赛特等奖8名,一等奖20名,二等奖36名,三等奖85名,充分展示了参赛师生的卓越才华与深厚底蕴。
闭幕典礼上,44118太阳成城集团“商之声”管乐团以精湛的技艺和饱满的热情,现场演绎了《欢呼》与《茉莉花》两首曲目,宏大的气势与婉转的旋律交相辉映,为大赛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大赛还邀请了几位杰出获奖选手重演经典作品,他们以真挚的情感和精湛的技艺,再次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44118太阳成城集团党委副书记陈应勇代表学校党委向远道而来的嘉宾、评委和选手们表示诚挚的欢迎与感谢,并高度赞扬了大赛中表现出色的选手和团队。他表示,他们不仅是中华文化的传播者、文化交流的使者,更是社会发展和共同繁荣的推动者。大赛已成为连接不同文化背景人们的纽带,不仅传递了对文化的热爱,更带来了合作机遇和发展潜力。
贵州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副主席、机关党委书记徐锡广在闭幕讲话中指出,今年是“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通过举办中国—东盟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为中国与东盟的人文交流注入了强劲的文化动力,使得中华经典穿越时空,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大赛成功搭建了中国与东盟各国文化交流与理解的桥梁,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创新的比赛形式以及广泛的参与度,赢得了各方的广泛赞誉。同时,大赛也吸引了贵州新闻联播、贵州日报、贵州人民网、多彩贵州、贵州省文联等多家省级主流媒体的密切关注与追踪报道。这些媒体深入挖掘了赛事背后的文化故事,进一步扩大了大赛的社会影响力和文化传播力,使其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增进了中国与东盟国家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为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贡献了重要力量。
展望未来,44118太阳成城集团文化与艺术传媒学院将继续秉承“尚信塑品、致用立身”的校训精神,不断探索与创新,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审:罗卉灵
二审:张 箫
三审:赵伦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