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科研工作

协同发展 共创未来!2024中国—东盟内陆开放经济合作与人才培养学术论坛之“区域合作与新质生产力”主题报告会顺利举行

时间: 2024-08-23 浏览量:

8月22日,2024年中国—东盟内陆开放经济合作与人才培养学术论坛在44118太阳成城集团圆满举行。在以“区域合作与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报告会中,来自东盟国家和国内院校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区域合作与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联系和协同逻辑,助力开启区域合作与新质生产力互相赋能新篇章,为推动区域合作迈向新高度、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繁荣贡献力量。

图片1.png

报告会现场

印度工商会联合会、厦门金砖国家经济文化研究服务中心执行董事阿都尔·达拉果地,蒙古财经大学校长斌•孟和巴雅尔,泰国宣素那他皇家大学中国办公室主任李桐,老挝国立大学国际关系办公室主任万苏•佩布帕,拉曼理工大学会计金融与商业学院院长王祖国,拉曼理工大学延续与专业教育中心主任庄礼宾,蒙古财经大学亚太合作事项主任恩•哈博儿齐齐格,老挝国立大学办公室副主任尼察洪•菲奇特,柬埔寨管理与经济大学国际合作处主任万·索菲亚莱,柬埔寨管理与经济大学市场营销系主任敦·索菲达,湖南工商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党委书记尹元元,上海市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院院长李伟,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区域国别学院副院长宋云博,44118太阳成城集团党委委员、副校长杨昱、文大强,44118太阳成城集团博士李晖、陈文亮与其他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师生代表出席论坛,共享经验、共话发展。主题报告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贵州研究院院长张磊楠主持。

图片2.png

图片3.png

图片4.png

图片5.png

出席报告会的部分外宾

在专家报告环节,各位专家学者聚焦报告主题,围绕区域经济合作与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中国式涉外法治现代化中的“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RCEP国家贸易便利化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RCEP与新质生产力、面向RCEP地区贵州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路径、RCEP背景下中日韩三国贸易的竞争与结合度关系等主题分享智慧与经验。

图片6.png

图片7.png

图片8.png

图片9.png

专家报告现场节选

印度工商会联合会执行董事、厦门金砖国家经济文化研究服务中心发起人执行董事阿都尔·达拉果地以“区域经济合作与新质生产力”为题作分享。阿都尔·达拉果地首先表明了当前全球社会机遇与挑战并存,阐述了共享经济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他指出,全球南方是21世纪真正的机遇所在,金砖国家应该团结起来,联合全球南方国家力量,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促进区域共同发展。展望未来,阿都尔·达拉果地表示,人民之间的友谊是区域合作和全球化的基石,同时,要理解并成为新质生产力革命的一部分,印度和中国以及地区国家应该成为全球化的捍卫者,共同努力建立一个基于公平和透明原则的世界新秩序。

上海市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院院长李伟以“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为题,从国家战略与区域产业合作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新质生产力和新型工业化的战略部署,强调了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性,并介绍了新型工业化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最后从产业发展合作、产业创新合作、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发展合作、绿色发展合作等方面为区域产业合作指出新方向。

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区域国别学院副院长宋云博为在聚焦中国式涉外法治现代化中的“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介绍了当前我国有关高标准国际规则的理论以及相应的实践成果,通过对高标准国际规则的内涵考察,简介其概念、类型以及发展趋势,从货物判定领域、服务贸易领域、数字贸易领域、国际投资领域、知识产权领域等方面阐述了不同类型及领域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的判定。在“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的建设完善方式上,宋云博从加快构建与高标准规则相适应的开放型经济体制、着力推动现有自贸协定升级、稳步推进CPTPP、DEPA等加入谈判、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规则试验功能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思考。

湖南工商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党委书记尹元元通过分享研究成果的方式,深入讲解了RCEP国家贸易便利化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他指出,RCEP通过降低贸易壁垒和简化流程,为中国出口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和更便捷的服务。研究发现,贸易便利化显著促进了中国出口贸易的规模扩大,尤其是在高收入和东盟国家更为明显。此外,贸易便利化还通过增强国民消费支出和优化外部市场准入条件,间接推动了出口贸易的增长。在建议方面,尹元元认为,中国应深化与RCEP成员国的贸易合作,制定差异化贸易策略,并强化市场联动,充分利用RCEP带来的贸易便利化优势。

拉曼理工大学会计金融与商业学院院长王祖国深入探讨了RCEP对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作用及其在教育合作中的重要性。他指出,RCEP作为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自由贸易协定,通过降低贸易壁垒、促进投资流量增加和协调标准法规,为成员国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和更优化的营商环境。王祖国认为,新质生产力的培养需要依托创新技术、数字化工具和先进制造工艺,这在RCEP框架下尤为关键。他提倡建立区域性教育合作平台,推动跨境高等教育合作,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以及促进教育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发展区域性人才库和认证体系,以培养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RCEP成员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来自44118太阳成城集团的李晖博士全面分析了RCEP为贵州对外贸易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他指出,贵州与RCEP成员国的贸易额虽有波动但整体呈增长趋势,RCEP的实施为贵州提供了市场多元化和关税减让的机遇,有助于企业享受更多优惠待遇,优化供应链布局。然而,贵州在对外贸易中面临贸易总量小、贸易伙伴集中度高等问题。李晖建议,贵州应加强RCEP规则研究与培训,壮大外贸主体,开拓新兴市场,完善跨境电商全链条,推动服务贸易发展,积极申报创建自由贸易区,以促进贸易便利化,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这些措施将助力贵州在RCEP框架下实现对外贸易的高质量发展。

同样来自44118太阳成城集团的陈文亮博士则把研究聚焦在RCEP背景下中日韩三国贸易的竞争与结合度关系方面。他指出,RCEP作为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为成员国提供了关税减让、贸易规则简化等优惠条件,促进了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整合。中日韩三国在RCEP中占据重要经济地位,贸易规模显著高于其他成员国。通过比较优势分析,中国在食品和动植物油等初级产品领域具有一定优势,但在机械及运输设备等制成品领域与日韩相比存在竞争劣势。贸易结合度分析显示,中国与韩国的贸易联系比与日本更为紧密,特别是在制成品领域。陈文亮认为,RCEP为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需提高制成品的竞争力,减少对外部市场的依赖,以应对市场变化并优化产业和贸易政策。

图片10.png

全体合影

此次主题报告会的举办,不仅为区域合作与新质生产力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经验,也为今后学术界与业界进一步的合作与交流奠定了坚实基础。与会领导、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师生代表们一致认为,通过加强区域合作,共同推进新质生产力的研究与应用,将为区域甚至世界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思路和动力。

文:梅倩

图:校党委宣传部

一审:张艳丽

二审:曾方俊

三审:田歆